2015年3月9日

鏡頭之外、後面的人

原文刊登在 ADOC2.0公益電子報

1.

因為數位行動車計畫,柴編有時需往返台東與台北,有一次在台東火車站見到一位老婦人,皺著眉頭詢問售票員:不是還有票嗎?我看別人都有。

東部地區的台鐵一票難求,訂票app對於會使用資訊科技的人是一大福音,用手機訂票、付費,時間到再去搭車即可;然而,對於不會或沒機會使用資訊產品的人,似乎再也買不到普悠瑪車票,科技把他們拋得更遠,以前早上5點出門排隊可以買到,現在呢?更早去都不一定有。

2.

有一個很特別的朋友在新加坡教英文,他原本打算賺點旅費環遊世界,教書兩個月下來他發現可以來補習班的學生家裡都有很好的經濟條件,教室外也常有等候學生放學的傭人與司機。

很多窮人小孩沒有機會在考試至上的體系下出頭,因為家庭條件而不能接受較好的訓練,未來可能會一直在激烈經爭中落後,他開始覺得教書應該要教"後面"的人,便在工作之餘到較窮的社區免費教英文,漸漸地,似乎免費教書的時數已趕上補習班的工作,但他還是樂此不疲。

在一次和新加坡友人聊天中談到此事,新加坡朋友似乎不敢相信有台灣人在另一個這麼現代化國家替窮人上課。

3.

有個朋友自台灣學校畢業後,便前往泰國與緬甸邊境的難民醫院工作,從資訊志工開始,眼看著資訊系統計畫即將完成但存款已不夠用,窮途末路不得回台灣工作先存點錢再回難民醫院。就這樣,前後來回台灣幾次,五年來不是在難民醫院就是在台灣準備回去。

有一次泰國媒體採訪醫院時發現這位朋友,記者問了個問題,他說:「在台灣我只是把app做的更精美,提高效能與趣味性,但在這裡,我只要做一個最普通的系統,就能協助難民醫院募款、追蹤愛滋病患者 …. 造福上千人,資訊科技用在落後的人時power最大,這是我一直在這裡的原因。」

圖片:泰緬邊境難民醫院婦產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