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

工程師的社會運動─寫程式改造社會

(此篇文章原發佈於科技濃湯部落格)

從資料到決策的「供應鏈」過程裡,有些人開始嘗試著去了解、改善公共資料的生成、轉化與判讀,使之更加透明化、更容易為公民所用,以達到共同參與議題和監督政府的目的。從第一手資料(raw data)到最後決策的作成,一般人可以如何參與?其中需要什麼作工?政府資料應如何開放又怎麼數位化?科技濃湯邀請您一同來關心、了解。

從資料到資訊

我們先來談談資料。在一般對人類認知論的基本討論中,通常把人的知識形成分成四個階段(如下圖):透過對第一手資料的瞭解、分析(類)與組合,形成可用來解決各式各樣問題的資訊,也因此成為可用來回答「如何解決……」的知識。一旦對於不同領域的知識可融會貫通,進行對更加複雜狀況的評估,即成為迷人的智慧。

(圖一) 人類的基本認知金字塔
如今,我們將人類認知過程的主體,換作「組織」——透過資料的蒐集,形成足夠的資訊,用來作成決策,或提供第三人來作為監督、集思廣益的參考。那麼從最初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就必須有更明確的界定與目標,來達成後續利用的效率。換句話說,如果組織對資料蒐集有明確的動機,知道資料可以如何被使用,那麼第一線工作人員所蒐集到的資料,其價值才會一直被累積;否則不知為何而作,除了工作人員逐漸喪失動力外,就算勉強完成資料的蒐集,其品質也會參差不齊而無法使用。若組織有想要克服的挑戰,藉由清楚地解釋目的與制訂資料格式,才有機會透過資訊工具的協助來克服挑戰。

(圖二) 「資料─資訊─決策者」的關係
上圖的流程顯示,資料的蒐集無法立即用來解決問題,必須先透過某種方式將資料正確地整理為資訊,才能為決策者使用。這樣的過程通常需要資訊系統的協助,例如:志工管理系統、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等等。而空有資訊系統,若決策者不去使用,目標也無法達成。

假設有一個組織想要提升志工派遣的工作成效,透過資訊系統的輔助,專職的工作人員將志工資料與工作評等輸入資料庫,如下方表格所示。那麼,當台中有個重要任務需要志工協助,決策者將會透過資訊系統的輔助派遣 Namita 前往。

這就是簡單的資料運用過程——專職工作人員了解輸入資料的價值,決策者藉由系統輔助而作出正確的決策。一個組織裡,每個人都做對的事,透過協調與分工,成效將會更好。

(圖三) 簡易的資料運用
重新定義角色

假如,我們把這個組織想像成政府,政府(決策者)是選民經由投票產生的。如下圖,在很多情況下,決策過程並不透明,一般大眾難以接近或更進一步來監督。社會是否變得更好?政府是否盡責地做好每件事?一般大眾無法參與、了解。然而,民主社會中,人民的政治參與真地只能化約為「投票」這樣一個動作而已?

(圖四) 一般民眾無法得知政府的決策過程中,依據為何?

從選民變公民:關心社會、參與公共事務

(圖五) 加入 Open Data 的資料處理過程
上圖中,我們將圖二的流程進行改善,加入了 Open Data(開放政府資料,即 Open Government Data)的元素。

open data
(圖六) 要求政府公開資料
政府施政的決策過程需要大量參考資料,例如歷年國民生產毛額、交通資訊、鄉村地區的醫療統計資料……等。若我們沒有辦法取得這些資料,將不能針對問題提供建言或監督政策,民間的監督力量就無法落實,人民也容易因為不正確的訊息或被片段資料誤導,因而失去對事物判斷的準則。因此,開放公共資料供頭家(民眾)檢閱是政府的義務。

譬如,最近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台灣於 2012 年 8 月開始實施不動產交易的實價登錄——亦即不動產交易成功後,需要向政府登錄交易價格;而政府將這樣的真實、正確的資料開放給民眾查詢,方便民眾作為不動產購置參考,免去資訊不透明的不便。

近年來,因為資料數位化與電腦設備更加普及,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民開始督促政府開放更多資料,台灣的 Open Data 開放資料論壇也已上線超過一年,旨在要求政府開放更多資料,並廣邀社會各界人士,集思廣益做各種有價值的加值應用。

工程師的社會運動

(圖七) 工程師開發便利的資訊系統來處理資料
然而僅是開放資料還不夠,有些資料一般社會大眾不易閱讀,要從中取得有意義的資訊很困難,以立法院官方審查報告,政府確實公開資料了,但這樣的文件並不適合判讀,一般民眾在龐大的資料堆中,無法獲得有用的資訊。

(圖八) 台灣零時政府整理的資料
幸好台灣有一群熱血又具有技術力的工程師,利用資訊科技將這些資料轉換成資訊,並公佈在網路上。上圖即是公佈在網路上的資訊

台灣工程師不只是將資料轉換成資訊的橋樑,他們同時往上游走,要求政府開放更多資料,並提供方便介接的 API 格式(可參考 Open Data – 來自資訊界的社會運動生動的「插頭」說明);也往下游走,呼籲社會大眾共同參與,一起關注社會議題與監督政府。台灣知名的工程師網絡「黑客松」(Hackathon)即是這類團體。

g0v 黑客松─「寫程式改造社會」

徐子涵在 TEDxTaipei 的分享,簡要地點出工程師在這一波推動「開放政府資料」、「寫程式改造社會」的核心精神與價值。

零時政府(g0v.tw)這個團體的前身,在 Yahoo! Hackday 的活動中,以中央政府預算視覺化贏得佳作。他們以此為起點,將獎金捐贈出來,展開一系列促進 Open Data 的社群活動,目前已在台北、台中和高雄舉辦「公地放領」集會,持續「對原始資料進行戡亂,讓資料能夠搜尋、統計、比較、視覺化呈現」,呈現網路社群草根十足的公民活力;並已同步推出「立法院公報閱讀器、法案提案版本比較、討論事項進度統計、投票結果一覽圖、與中央政府總預算等等促進政府透明化的成果」(詳見搶救國會資料大軍)。

(圖九) 零時政府的 Logo
當然,推動「開放資料」的運動,不只需要工程師與開發者,畢竟除了技術力之外,與政府打交道、處理組織事務等,仍需要更多不同領域的朋友們,一起來參加與集思廣益;即便籠統地稱作工程師,仍需要更多專業分工,譬如 UI 設計、使用者經驗、系統處理、App 撰寫等等,可說人不患多,只怕增進對 Open Data 運動的關心與熱情不夠。如同 Open Data – 來自資訊界的社會運動一文中所說,「自由軟體開發者最常說的一句話:『如果我們不動手,或許再也沒有人會動手了。』」網路使用者或閱聽者的任何行動,都是幫助資訊透明化不可或缺的助力。

工程師們開始行動了!你也希望台灣變得更好嗎?一起加入吧!